侯文學
2016年12月21日14: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黑龍江哈爾濱五常市國土資源局常堡國土資源管理所工作人員吳曉波,在為某村民辦理建房土地審批手續時工作拖拉,歷時近4個月未將審批表上報,致使該村民無法開工建房。無獨有偶。去年7月,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退休教師王某到縣政務大廳房管局服務窗口申請辦理房產証,工作人員趙克兵對對所需補充材料不一次性告知,愛搭不理、態度刁蠻。王某為辦証先后跑了9次,歷時55天。以上兩起案例的當事人因“慢作為”,分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和上級紀委通報批評。(12月20日中國新聞網)
“慢作為”的主要表現是:對應當履行的職責,無正當理由未在規定時限內辦結﹔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有關規定能及時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和申辦事項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態度傲慢。“慢作為”其實也是一種不作為。從表面上看,有的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群眾提出的問題不是什麼也沒做,但處理起來進展緩慢,像蝸牛一樣,半天不挪動一步。“慢作為”,流露出來的是一些部門辦事拖沓作風,是一種典型的官僚主義作風,與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和要求背道而馳。
“慢作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無論是辦理建房土地審批手續,申請辦理房產証,還是辦理國家或地方政府發放給群眾的各種補償款,都涉及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拖泥帶水的“慢作為”,無疑會浪費群眾的時間和精力,讓當事人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慢作為”還會演變成不作為,最終導致群眾的需求得不到及時解決﹔影響政府部門的公信力。本來,政府部門為群眾辦事,是自身應該履行的職責,是理所當然應該快捷認真地辦好的,但在一些部門及工作人員那裡卻變成了群眾上門央求辦事,這實際上是本末倒置。而辦事一拖再拖、久拖不決,態度傲慢無禮,怨氣必然會在群眾中擴散,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