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光明日報:警惕隱性腐敗

嚴舒平

2016年08月26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警惕隱性腐敗

  元代筆記小說《庶齋老學叢談》記載了北宋官場的一段故事。御史趙清獻年輕時因家中貧寒,在鄉裡的陳姓人家當家庭教師,陳家待趙清獻很好,不僅待遇優厚,女主人每年還親手給他做一雙鞋。趙清獻進京趕考時,東家陳某負擔了其所有的路費和趙家的生活費用。

  多年后陳家兒子犯了命案,將被秋后問斬。蒼蒼老翁的東家陳某進京,向已是朝廷重臣的趙清獻求情,並帶上了老嫗親手制作的一雙布鞋。趙清獻見到老東家后,當即接受並穿上布鞋,卻一個多月不與老東家談論其兒子的事。老東家隻好告辭,臨走時趙清獻請他盡管寬心回家。待陳某回到家時,果然兒子已被免除死刑。原來,趙清獻早就派了個貼身仆人前往家鄉給獄中的陳家兒子送飯,當地官員見此情形,知趣地從輕做了處罰。

  這段“徇私”故事的主人公趙清獻,是與包拯齊名的一代名臣,素有“清正”之名,原名趙抃,“清獻”為其謚號。趙清獻曾為彈劾一個高官,窮追猛打兩年逼其自請革職,被稱為“鐵面御史”。然而,即使是鐵面清正的趙抃,亦有因念及舊情而徇私枉法的時候,而且其方式方法隱蔽巧妙,於當事各方不落一句可以作為“呈堂証供”的隻言片語。如果說腐敗也分層次等級的話,這種不留痕跡的腐敗堪稱“腐敗中的戰斗機”。

  這種“高明”的腐敗行為,可以說正是反腐工作最大的敵人。如果說一般可見的貪污受賄、公款吃喝、權錢交易、損公肥私等行為,隻要下重拳即可見成效的話,這種看不見的腐敗行為或明知腐敗卻找不到証據的隱性腐敗,最考驗反腐敗工作的智慧和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老虎、蒼蠅一起打”,使顯性腐敗行為大大收斂、數量明顯減少,黨風政風得到了極大淨化,人民群眾對此是深有感受的。但另一方面,許多隱性的腐敗禁而未絕,一些原本顯性的腐敗行為提高了犯罪和對抗“反腐”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