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
本报记者 龚 鸣 白紫微
2025年08月30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8月29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情况。
马朝旭表示,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类共同进步凝聚了强大共识。
马朝旭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念、战略思想和优良传统,并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大标识意义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支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并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合作,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全球文明倡议日益成为全球性共识,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及各种双边和多边文件,每年6月10日被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马朝旭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好三大全球倡议,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亲力亲为,亲自开展亮点纷呈、高潮迭起的元首外交,共出访55次,往访72国,足迹遍布五大洲,接待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230多人次。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中俄关系是动荡变革的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内涵的一组大国关系,双方将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两次通话、多次通信,为中美关系这艘巨轮把舵定向。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盟领导人时,深刻总结中欧建交50年来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即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当前,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马朝旭表示,中国将积极践行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携手周边国家谱写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马朝旭说,我们将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持续深化同全球南方国家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支持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路人、好伙伴。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危机挑战一再警示我们,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的地位必须维护、不能取代。”马朝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中国带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为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改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马朝旭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完成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作为《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稳步推进“双碳”目标,积极开展国际气候合作,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马朝旭说,我们将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国际合作,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30日 03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