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8日08: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9月2日,团中央召开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面部署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共青团改革进入向基层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和共青团工作,亲自指导推动共青团改革,特别是对加强团的基层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共青团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重视下,在中央书记处具体指导下,全团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多措并举、整体性推进基层建设的同时,先后开展两轮次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综合改革试点。经过努力,重视基层、大抓基层已经成为全团共识,团的组织力稳步提升,基层薄弱状况正在发生积极转变。特别是621个试点单位聚焦重点、先行先试,在骨干队伍建设、组织机制创新、社会资源筹措等方面不同程度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为及时推广改革经验、不断深化基层建设,经党中央同意,以《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为标志,县域共青团改革全面推开。
县级团委机关是全团最前线的领导机关,县域内所有团的基层组织、团指导联系的各类青年社团及活动阵地是共青团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和全部生命力的来源。要聚焦县域内整体的共青团组织这一改革对象,以强化政治功能、形成社会功能为目标,重点对准基层组织方式单一和工作方式低效的问题,继续破除县级团委机关“四化”问题特别是机关化、行政化顽疾,创造性地解决基层组织“四缺”问题,全面准确地把握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要优化工作骨干选用管理机制,落实中央关于采取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的要求,多渠道选优配强有效工作力量,用好用足群团组织专挂兼职干部政策,社会化选聘优秀青年人才从事团的工作,建立科学激励约束机制。要改革团的基层组织设置,适应青年社会流动和分布发生的深刻变化,巩固传统单位组织建设基本盘,紧锣密鼓推进社会领域团建,联系和指导建设领域广泛、形态多样的青年社团,积极构建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要改革团的组织动员机制,把组织化动员优势、社会化动员渠道、网络化动员手段紧密结合,形成牵动支部、直面青年、通达社会的信息传递和组织响应机制,注重发挥志愿服务的促进作用,有效动员青年心怀“国之大者”、贡献青春力量。要改革团组织资源筹措机制,既充分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又立足自我奋斗主动向社会找帮手、募资源,围绕党政中心任务和青少年紧迫需求设计和推出工作项目,通过提供实在、稳定的帮助,有效增强青年获得感、形成社会认可度。要改革团员教育管理方式,严把入团关口和标准,重点抓实入团后的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加强“三会两制一课”基本制度的组织方式创新,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努力提高为党育人的质量。
省级团委承担统筹推动本省域内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首要责任,省、市、县三级团委书记承担各自层级的第一责任。要进一步明晰推进深化改革的工作机制和重点举措,积极主动争取党委特别是县级党委的领导支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县域共青团改革落到底、见实效。省级团委要靠前指导、深入一线,在资源配置、环境优化、项目下沉等方面对县级团委给予直接支持;要压实责任、敢于问责,建立健全改革成效评价考核和激励问责机制,以制度机制和纪律规矩的硬约束确保改革实效;要特别注意保持县级团委班子在改革期间的干部相对稳定、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级团干部特别是县级团委书记要拿出大情怀、展现大格局,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共青团工作负责、对干部成长负责的态度看待和推动改革,勇于自我革命,坚持自我奋斗,以担当作为赢得主动、赢得事业。前期试点县域团组织要在总结经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力巩固优势、补齐短板,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努力走在前、作表率。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