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4日07: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赶考”永无止境
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习近平
65年前,共产党“进京赶考”前的那段对话,至今犹在耳边: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字字千钧,意味深长。
赶考,赶考,65年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正走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中国取得巨大进步,但挑战更加严峻,考试仍未结束。
这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场考试。
及格没有?能否优秀?
我们尝试着请河北省基层干部群众为党风现状打分。
塔元庄会议室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95分。”大部分村民众口一词,打出了高分。
“我给100分。”村民刘朝快人快语,“我亲眼见到了总书记,他接地气。我们党有希望。”
“王韶华书记,你打多少分?”
这位正定县委书记思索片刻:“打90分吧。”
“那10分是怎么扣的?”
他说出自己的理由:“一是经济转型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党风改善有了好开端,还不等于好结果。三是改善民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大气污染,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在另一个场合,何玉等三位正定县老同志打了80多分——“良”。
“我要留点余地。”何玉解释说,“人们有一个担心,担心今天抓作风力度大,明天会不会又没劲儿了;大伙儿有一种盼望,盼望好作风能长久坚持下去。”
谈到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大家普遍给党风加了5分。
5分,不算多,也不算少,从中看到广大群众对这场考试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面向未来的赶考,共产党人必须心怀历史的忧患。
2013年7月11日,在西柏坡,习近平告诫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
旧居、军委作战室、二中全会旧址、九月会议旧址,一座座土坯房,虽泥灰匝顶,却备感亲切。置身其中,与历史对话,与先辈交流……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枣红色的展板上,毛泽东65年前留下的这两句话,让习近平陷入深思——
“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
……
历史孕育着真理,往日的教训转为后世的鉴戒。
2012年,在主持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工作时,习近平主张写下这样一段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