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钱柜娱乐手机版

美丽的弧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记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和马来西亚

记者  杜尚泽

2013年10月07日09: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马六甲海峡,波光潋滟;东南亚大地,椰树芃芃。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绵延千年的友谊,中国和东南亚日益深入的合作,在这里书写了一篇篇动人诗章。

  10月2日至5日,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外交,多领域合作。这片海天一色的大地,时钟拨到了“中国时间”,传递出更多“亚洲声音”。

  中国与周边国家如何实现共同发展?亚洲区域合作怎样深化?

  追问,循着更广阔的历史视野铺展;回答,随着互利友好的外交实践渐现。习主席上任后,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中国亮相……

  3月,从白雪雱雱的俄罗斯,飞赴骄阳似火的非洲;6月,跨越浩瀚太平洋,从拉美到北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9月,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中国暖风在辽阔的中亚大地劲吹。

  这一次,东南亚星罗棋布的岛屿,迎来了习主席风尘仆仆的身影。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开放包容,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

  北京—雅加达—吉隆坡,湛蓝苍穹中,飞机划出了一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优美弧线。

  从中国—印尼、中国—马来西亚,再到中国—东盟。命运相似,梦想相通。

  类似的历史遭遇,让彼此走到一起,并肩战斗,风雨同舟。共同的历史使命,将彼此连在一起,合作共赢,开创未来。

  高密度、快节奏,收获丰硕成果。这些灿烂而温暖的日子,见证了人们携手实现梦想的期待……

  站在攸关未来的路口

  时隔20载,习主席再次踏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丽的土地。

  车流如织,琼楼矗立,展现出发展的蓬勃生机。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变的是亘古及今的记忆。

  访问期间,谈起中印尼、中马友好关系,习主席说,今天的友好,拥有充分的历史理由和基础。

  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穿越时空,展现在人们眼前——

  明代航海家郑和,7次扬帆远航,5次驻节马六甲,足迹遍及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20年前,习主席曾到马六甲探访历史。眺望远方,天高云淡,引发了多少历史遐思。

  中印尼友好交往图片展,习主席时而驻足,时而忖量。目光落到一幅珍贵的老照片上。1956年,苏加诺总统来华访问,毛泽东主席同他共乘敞篷车,北京各界群众夹道欢迎、万人空巷。

  徜徉于展厅,习主席端详着、品味着。印尼万隆会议的历史时刻,周恩来总理倡导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理念,凝聚起广泛共识,促进了一支新兴力量以新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

  倾听历史的回响,追溯往日的轨迹,重温一个个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更能感悟今天局面的来之不易。

  印尼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关系一度受挫。1990年复交后,双边关系日新月异,仿佛要追上荏苒的光阴。习主席对印尼总统苏西洛说:“你不仅是印尼国家建设的领路人,也是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开拓者,为两国友好合作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来西亚同中国建交时,正逢冷战时期。消除遏制、打破坚冰,需要战略勇气和远见。习主席多次表示:“马来西亚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也是首个推动东盟与中国开始对话进程的国家。”

  1974年,哈利姆担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期间,中马正式建交。4日上午,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习主席举行盛大欢迎仪式,表达对中国贵宾的敬重。锦旗招展,礼炮轰响,内阁部长、驻马外国使节悉数出席,场面蔚为壮观。

  习主席抵达吉隆坡当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夫妇特设家宴,欢迎习主席夫妇。双方在亲切、友好、轻松的气氛中,叙友情、话未来。习主席意味深长地说道:“一见如故。”

  纳吉布的父亲,正是推动两国建交的拉扎克总理。纳吉布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少年时,他曾询问父亲为何访问中国。父亲回答说,因为中国和中国领导人是可以信赖的。“今天,通过同习主席的交谈,我同样认为中国是马来西亚可以信赖的国家,习主席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习主席诚挚邀请:“明年是中马建交40周年,欢迎哈利姆最高元首、纳吉布总理访问中国,期待在北京再次见面。”

  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这句话,对中印尼、中马交往历史的亲历者,有着不寻常的深意。

  3年前,印尼副总统布迪奥诺访华,习主席同他亲切会谈。如今,在雅加达会面,延续合作话题,倍感亲切。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已进入88岁的耄耋之年,曾两次同邓小平同志见面,当时双方就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将越来越好”。30年过去了,越来越明晰的发展蓝图,让他倍感振奋。他同习主席谈得最多的是两国合作,是他正在筹备的“郑和协会”,是愿为马中友好再尽绵薄之力……

  近年来,中印尼、中马关系蓬勃发展,步入成熟、稳定的快车道。如何顺势而为,更好促进双边关系繁荣发展?

  历史,又一次站在攸关未来的路口。

  习主席同苏西洛总统、纳吉布总理决定,将中印尼关系、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幅友好合作的画卷铺展开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印尼国会的演讲,是习主席访问的一场重头戏。这是印尼国会首次邀请外国元首莅临演讲,这表达了印尼人民对中国领导人的特殊敬意。习主席用了很大篇幅阐述中国—东盟关系。

  习主席在演讲中郑重提出了“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要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习主席的倡议引起广泛共鸣。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意义重大,前程似锦。

  在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上,习主席的演讲向亚洲乃至世界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打开共享机遇的大门

  马六甲海峡,舳舻千里,笛声汇鸣。这里是“海上经济生命线”,也是亚洲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印尼“六大经济走廊”,马来西亚“2020宏愿”,汇聚成新的巨大机遇。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从1个月前访问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到这次访问提出同东盟共建“命运共同体”,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传承历史,开启未来——

  共同利益广泛,发展进程相似,人民意愿相通,这就拉近了彼此距离,突显了加强合作的战略价值。

  习主席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出席了两场经济峰会,苏西洛总统和纳吉布总理分别陪同。苏西洛总统在经济峰会致辞时打了一个比方,说印尼和中国有相似的梦想,也在寻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两国是“异床同梦”。纳吉布总理对中国梦也有深刻思考:“亚洲发展的美好愿景,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相通的。”听众为他们的精彩之语热情鼓掌。

  会谈、会见、演讲、宴会,甚至乘电梯、上车前,领导人都抓紧时机热切交流,深入交换意见。正可谓“话逢知己千句少”。

  时常是习主席话音未落,对方已热切回应。会谈时,习主席提出深化中马合作5点建议,纳吉布总理当即表示:“我完全赞同中方合作建议,这些设想意义重大,将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习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是中国为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一个重大构想,也是中国为推进中国—东盟合作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

  一石激起千层浪。苏西洛总统作出积极回应。纳吉布总理说,马方完全支持并愿意考虑参加,中方倡议将帮助东盟发展。东盟一些国家和国际舆论也高度关注中国的这一倡议,予以积极评价。

  真诚的合作意愿,浇灌着中印尼、中马关系发展的广袤田野,双方合作如雨后春园,郁郁葱葱,菶菶萋萋。

  习主席对双方合作的情况稔熟于心——中国成为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尼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连续4年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连续5年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这里,处处涌动着同中国合作的热潮。中印尼共建泗水—马都拉大桥,天堑变通途;中马正合作建立钦州和关丹产业园,北部增活力……

  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东盟?

  中国同东盟,曾携手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曾共同抗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患难之中的守望相助,为信赖培植了深厚土壤。

  看好中国经济,也看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景。苏西洛总统表示:“中国保持稳定发展对本地区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中印尼、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应时而生,开启了务实合作新篇章。习主席说:“有了顶层设计,再加上高层推动,相信未来经贸关系会发展得更好。”

  合作,正指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中马力争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目标,让无数企业家捕捉到了商机。从经贸、金融、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制造业等传统领域,到“上天入海”的航天、海上等新兴领域,合作范畴不断拓展。

  对科技创新,习主席很是关心。他主动向纳吉布总理提出,加强科技领域合作,通过创新驱动扩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