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新中華報》——

烽火中傳遞黨中央的聲音

2025年10月16日08:26    來源:中國軍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裡,涌現出許多承載時代使命的報刊。其中有一份報紙,歷經戰爭局勢的跌宕起伏,數次停刊又艱難復刊,始終作為黨中央的“喉舌”,向大眾傳遞黨中央的聲音,在戰火紛飛中,為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斗爭、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鞏固提供輿論支撐與精神動力。毛澤東同志曾評價它是“全國報紙中最好的一個”,這份報紙便是《新中華報》。

1931年,隨著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加緊對中央蘇區的軍事包圍與文化封鎖。面對這一局面,如何在更大范圍內獲得群眾認可、加緊鞏固蘇維埃政權,成為中國共產黨面臨的緊迫問題。毛澤東同志認為,不僅要打破敵人軍事“圍剿”,還要突破新聞封鎖,打破敵人文化“圍剿”。1931年12月11日,在黨中央和蘇區政府支持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新中華報》前身)在江西瑞金創立。這份報紙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起一系列關乎革命事業的重要使命,不僅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介紹中央蘇區的建設成就和實踐經驗,及時傳播紅軍反“圍剿”作戰的捷報,還要開展輿論斗爭,揭露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等反動勢力進攻革命、蒙騙工農的陰謀行動。憑借鮮明的革命立場和切實有效的指導,報紙發行量持續增長,從最初3000余份增至最高時達4萬余份,成為輻射整個中央蘇區的輿論中心。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蘇區擔任中共中央分局宣傳部部長的瞿秋白繼續主編《紅色中華》。在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出版若干期后,《紅色中華》暫時停刊。1935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后,該報在陝北瓦窯堡復刊,開啟了報紙在黃土高原上的全新篇章,繼續以筆為槍傳遞革命聲音。

1937年1月29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為響應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部署與政策調整,適應全民族抗戰的新形勢,《紅色中華》改名為《新中華報》,承載起傳遞黨的抗日主張、凝聚各方抗戰力量的重要使命。1939年,由於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以及國民黨政府內部推行“溶共”“防共”和“限共”方針,為更有力宣傳黨的政策方針、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黨中央決定將《新中華報》改組為由中共中央委員會直接領導的機關報,啟用新的期號——“刷新第一號”接續出版。自此,《新中華報》正式成為中共中央機關報,作為抗戰時期黨中央的“喉舌”肩負起代表黨中央發聲的首要任務。

抗戰期間,《新中華報》系統刊載了敵后革命根據地各類政策文件、黨中央以及邊區政府領導的專題社論和重要評論文章。報紙刊印了《陝甘寧邊區選舉條例》《陝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組織綱要》等規章政策,深入闡釋了黨開展民主政治建設的具體制度規定,報道了民主普選運動,提升民眾政治意識,將黨的方針和主張送達千家萬戶﹔發表了《征收救國公糧的決定》《完成征收一萬石救國公糧》等社論,有力推動了救國公糧運動的順利完成,確保軍隊的物資供應,為長期抗戰提供了支持。同時,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多位中央領導人以身作則,揮筆著文,圍繞黨的主張、根據地民主政治建設及抗戰形勢等主題,作為主要撰稿人在報上發表諸多重要文章。毛澤東同志的《祭黃帝陵文》《抗大三周年紀念》《必須強調團結和進步》《新民主主義論》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著作,深刻影響了當時的抗戰輿論與黨內思想,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根基和輿論基礎。

此外,報紙還接續報道了抗日戰場上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一大批八路軍、新四軍的英勇戰績,以翔實的戰況和英勇事跡鼓舞全國軍民的抗戰斗志﹔深入介紹根據地的各項建設情況,包括民主政治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普及和人民群眾活動等內容,展現邊區在黨的領導下欣欣向榮的面貌,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實踐經驗與榜樣﹔抨擊揭露了以汪偽政權為代表的投降主義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消極抗戰、積極反共行為,旗幟鮮明地維護黨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領導方向﹔持續跟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新動態,及時刊發歐洲、太平洋等戰場的消息……這些報道有力塑造了我黨作為抗日事業中流砥柱的形象,為贏得抗戰勝利和社會認同奠定了重要基礎。

不僅如此,報紙還將黨的革命思想、政策主張與奮斗目標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歌曲歌謠、詩歌詩詞、標語口號、漫畫木刻畫、戲劇話劇、謎語秧歌等大眾化藝術形式之中,創作了《全國人民鞏固統一戰線》《現在,我們一致對外吧!》等系列擁護黨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主張的主題漫畫,詮釋了團結抗戰的必要性,刊發了如仿“張生嬉鶯鶯調”的《合力打日本》、仿上海小調創作的《保衛華北小調》等大量改編自民間曲調的新編民歌,極大激發了全民抗戰的熱情。這些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凸顯靈活性、多樣性、大眾性,極大增強了宣傳的感染力和滲透力,讓黨的聲音深入民心。

1941年5月16日,隨著敵后革命根據地和革命力量的日益壯大,黨中央為強化全國宣傳指導,將完成階段性歷史使命的《新中華報》(5月15日停刊)與《今日新聞》合並為《解放日報》。從《紅色中華》到《新中華報》,在近10年的歷程中,這張報紙記錄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也見証了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作為黨中央的喉舌,《新中華報》始終堅決傳達黨的政策主張、動員群眾、激勵斗爭,在國土淪陷、民眾迷茫的至暗時刻,將黨的聲音和抗戰的希望傳遞給廣大中華兒女,以抗戰必勝的信念引領全國人民一步步走向勝利。(王流選 張育豪 楊潤鑫)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