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潔
2025年10月15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以通道建設激活經濟潛力,通過協同共進匯聚發展合力,用新視角、新理念為內陸地區開放打開機遇之門
清晨5點,湖北宜昌夷陵區的柑橘園還籠罩著晨霧,果農剪下一顆顆金黃的蜜橘,經分揀、套袋、貼好含溯源信息的出口標簽后裝車。一路西行,兩天后,載滿蜜橘的冷鏈車駛入位於霍爾果斯公路口岸的中哈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快速辦理完通關手續后,當天中午12點就能將飽滿多汁的蜜橘送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分撥中心。
一顆蜜橘穿越數千公裡的跨境之旅,正是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的生動展現。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西部地區進出口首次突破4萬億元,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9.2%。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區外貿發展保持強勁動能,進出口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內陸地區的開放轉型不僅是地理空間的突破,更是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以通道建設激活經濟潛力,通過協同共進匯聚發展合力,用新視角、新理念為內陸地區開放打開機遇之門。
國際物流大通道拓寬開放空間。在我國外貿大局中,沿海外貿大省是出口增長的主力,而如今一條條國際物流大通道串點成線,通達江海,推動內陸地區快速融入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沿黃陸海大通道串聯起沿線9省區,將工程車、機械和農產品運往黃河下游出海口,搭乘國際船舶出海﹔西部陸海新通道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銜接長江經濟帶,將中西部地區的優質商品運往東南亞國家。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西部地區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6115億元,同比增長19.3%,拉動西部地區外貿增長3.4個百分點。
產業高效協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物流動脈帶動產供鏈循環暢通,內陸地區將區位特點轉化為發展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實現產業升級。在新疆霍爾果斯綜合保稅區內,河北毛皮服裝企業打造全產業鏈服務平台,不僅將企業引入區內,還吸引來東部地區高級技師,為當地培養熟練技術工人,全新產業在當地逐漸發芽生根。在喀什地區疏勒縣,山東漁具企業建起了戶外體育用品生產基地,帶動13家漁具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紛紛落戶,解決當地2700余名勞動力就業,生產的高中檔碳纖維釣竿、碳纖維自行車、碳纖維釣台遠銷歐美及日韓。物流帶動產業升級,激發內陸地區發展新動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制度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物流通道、產業脈動離不開制度環境持續優化。今年,海關總署會同20個部門(單位)聯合部署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一項項具體措施對症精准,讓通關更加快捷便利,物流更加暢通高效。
從西部沿邊到內陸腹地,一條條國際物流大通道正繪制著新的中國開放格局,引領產業轉移升級。未來,隨著物流大通道加快建設、開放平台深化改革,一定能激發中西部地區更大發展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5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