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18: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全球婦女峰會外賓參訪秀水街。秀水街婦聯供圖
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黃玉琦、宋美琪)10月14日上午,北京秀水街迎來了一場特殊的“國際交流課”——來自12個國家的60名參會外賓,走進多家女性創業代表店鋪,實地調研秀水街以“益她、益業、益家”工程賦能女性發展的實踐成果,感受中國女性在商業與文化領域的創新活力。
30年前,秀水街與中國婦女事業的聯結早已埋下伏筆。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秀水街作為大會重要參觀點,至今累計接待了來自189個國家的2.3萬名代表,成為世界觀察中國女性生活與發展的“窗口”。30載歲月流轉,從當年的“國際參觀點”到如今的“婦女發展項目代表點位”,秀水街的變遷不僅是商業地標的成長史,更生動映射出中國婦女事業從“參與發展”到“主動創造”的跨越式發展軌跡。
從“0到1”到“全球綻放”:女性創業者書寫成長答卷
“秀水街的女性佔比高達75%,銷售人員中女性超80%,我們的‘三益’工程,就是要讓每一位女性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價值。”秀水街婦聯主席董青向外賓介紹。
走進秀水街的一間工作室,外賓們聆聽了一位青年設計師的“逆襲故事”。2019年,剛從北京服裝學院畢業的張蓓蓓懷揣中式旗袍設計夢,因缺乏資金、經驗和客源而陷入困境。秀水街婦聯將她納入“DESIGNER101”設計師孵化計劃,不僅免除店鋪租金,還提供銷售培訓、宣傳推廣和導購招聘支持。如今,張蓓蓓已在秀水街擁有2家店鋪,從“創業小白”蛻變為中式美學傳播者。“如果沒有秀水街的幫扶,我的設計可能永遠停留在圖紙上。”她的講述讓外賓們頻頻點頭。
從5平方米的小攤起步,到如今擁有140平方米的自主品牌店鋪,與秀水街共同成長20年的創業者夏群轉,可以用流利的7國語言與外賓交流。這位“美學空間”主理人借助婦聯的技能培訓資源,系統學習企業管理、新媒體運營和國際買手服務,將產品融入中式生活美學,遠銷海外。“秀水街不僅給了我店鋪,更給了我‘走出去’的視野。”夏群轉展示的跨境訂單,讓外賓直觀感受到中國女性創業者的國際競爭力。
刺繡設計師現場展示非遺刺繡技藝。人民網記者黃玉琦 攝
此外,黃金平工作室將深山老媽媽的扎染非遺技藝帶上國際時裝周﹔外科醫生出身的王小燦獨創服裝設計體系,帶領內蒙古百名女性創業致富……這些故事,串聯起秀水街女性從“謀生”到“謀業”再到“謀文化傳承”的成長軌跡。
從“為國待客”到全球交流:中國女性與世界對話的新名片
參訪中,外賓們還了解到秀水街作為“國際會客廳”的特殊使命:自2005年以來,累計接待220多位元首級政要、120余位議長級政要,服務過北京奧運會、“一帶一路”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等重大外事活動。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秀水街組建多語種服務團隊服務外賓﹔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期間,秀水街推出18小時極速定制服務……這些“為國待客”的經歷,讓秀水街的女性創業者積累了豐富的國際服務經驗。
“以前隻知道秀水街是購物地標,今天才發現這裡是中國女性創業的‘孵化器’。”參會代表說道。外賓們紛紛表示,秀水街的“三益”工程為全球婦女事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中國經驗——它不只是“給錢給物”,而是通過制度設計激活女性的內生動力,讓女性成為商業發展、文化傳播的主動參與者。
2025年是北京世界婦女大會召開30周年,此次全球婦女峰會旨在推動《北京宣言》落地。秀水街正以“國際窗口”的身份,讓世界看到中國在促進性別平等、賦能女性發展上的實踐與成果。
“未來,我們還將開拓海外直播,讓秀水街的‘她力量’走向更多國家。”董青表示,秀水街的故事,既是中國商業的傳奇,更是中國女性與世界對話的新名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