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希
2025年10月13日08:30 來源:學習時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940年8月21日,為完成破襲山西壽陽境內馬首車站、保衛團指揮所和地方群眾安全的任務,八路軍在大落坡村與偷襲的日軍展開了英勇頑強的白刃格斗。此次反偷襲戰,我軍以犧牲、負傷30余人的代價,擊斃日寇小隊長以下40余人,保証了正太路破襲作戰任務的順利實施。
精心部署,直前接敵
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部發出《戰役預備命令》,8月8日發出《戰役行動命令》《破擊戰術之一般指示》。接令后,129師決死一縱隊25團3營8連隨即進行戰前准備。組織上,連隊補充到近200人,調整了干部並發展了一批黨員﹔裝備上,每人發足子彈200發(機槍1000發)、手榴彈7枚,每班發10公斤炸藥﹔給養上,每人帶7天干糧(每天1.5斤)、5雙鞋子。
8月13日晚,部隊在沁源城東關大場地上召開隆重的誓師大會,緊接著向主戰場正太路挺進。部隊翻山越嶺,涉過漳河,穿過白晉路封鎖線,經5個晝夜急行軍,於8月18日冒著滂沱大雨按時到達昔陽縣之馬坊鎮集結待命。雖然戰士們攜帶的物資很重,行軍途中十分疲勞,但他們情緒飽滿。
129師主力以破襲正太路為主要目標,破襲重點是陽泉至太谷段,師屬主力分三個縱隊。8連在團編成內和38團、16團為左翼縱隊,由周希漢(386旅參謀長)統一指揮,在第一階段中分別攻佔馬首、上湖、和尚足等車站,破擊壽陽至段廷段鐵路,以期切斷正太路大動脈,打破敵人“囚籠政策”,改觀華北戰場局面。
因地制宜,周密備戰
8連駐守的大落坡是一個40多戶人家的村庄,也是當時25團的團指揮所。村子坐北向南,面臨深溝,村北窯頂后都是農田,田邊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緊貼路邊向北是傾斜15度左右的坡地,三四十米處為平地。村東北角上有一個饅頭形的小土丘,高4米多,面積約五六十平方米,村的形狀呈“一”字形。
連隊干部經研判預想團主力出擊破襲后,團指揮所兵力較為薄弱,易被狡猾的敵軍偷襲。保衛指揮所任務艱巨,不容有失。故全連官兵時刻樹立敵情觀念,周密謀劃戰斗預案,充分熟悉地形地貌,在村口高地設置哨兵,加強警戒,並多次進行針對性演練。
8月20日,百團大戰打響,我軍在第一階段的中心任務是摧毀正太路交通。在25團主力攻擊馬首車站的同時,盤踞在冀家垴的日寇為策應壽陽防守、解馬首之危,於當夜由日寇登木小隊長率50余名日軍繞過龍化山,欲趁風雨之夜,利用“青紗帳”,從25團和新10旅的戰斗分界線中間隱蔽接近大落坡村,妄圖偷襲團指揮所,阻止我軍的破路戰斗。
21日拂曉,8連炊事員張生旺從溝底挑水剛上到村口,就發現高粱地裡有敵人運動,立即向連指揮員報告。此時我軍哨兵亦鳴槍警告。團參謀長李懋之立即指揮8連反擊偷襲之敵。連長任尚琮率一排、三排迅速佔領村東北高地,用火力猛烈殺傷敵人﹔指導員張萬清率二排直扑村東南抗擊敵人。
狹路相逢,白刃制勝
二排邊跑邊上刺刀,剛出村口,一群日軍端著刺刀迎面扑來,相距僅十米。張萬清高聲大喊:同志們,殺敵立功的時候到了,跟我沖呀!戰士們毫無懼色,個個像猛虎一樣沖上去,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格斗。沖殺聲和刺刀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震撼著大地。二排六班一個戰士被刺中腹部,仍死死抱住一個日軍,用牙齒咬斷其咽喉,最后與敵同歸於盡。小戰士張臘生機智勇敢,對准日軍肚子猛刺一刀,敵人慘叫一聲倒下,他迅速轉過身協同班長和另一個日軍拼刺,日軍前后都顧不了,又吃了張臘生一刺刀。戰士們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混戰中一根木棍、一塊石頭,都成了戰士們與日軍搏殺的武器。
二排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勇猛頑強與敵白刃拼殺,指導員和二排長毛佔緒身負重傷。日軍見我軍傷亡增多,氣焰囂張,步步緊逼。在這關鍵時刻,連長任尚琮令三排掩護,自己率一排從側翼向敵猛沖下來。敵人被8連勇猛的白刃沖鋒嚇得驚慌失措,見勢不對,向東潰逃。8連與聞訊從前線回援的部隊趁勢猛追,又斃敵數名。8連作為一支年輕的部隊,克服遇敵突襲、倉促展開、裝備劣勢等困難,打破了八路軍拼刺刀拼不過日軍的謠傳,在我軍抗日戰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
這場戰斗歷時一個多小時,殘酷的白刃戰就佔半個多小時,8連共擊斃日寇小隊長以下40余名,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48支、手槍1支。戰后,張萬清、牛顯躍、李金標、張臘生等同志榮獲戰斗英雄光榮稱號。八路軍總部授予8連“白刃格斗英雄連”榮譽稱號,由此,“白刃格斗英雄連”就成為這個連隊的光榮稱號,此面榮譽錦旗至今保存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強調:“‘狼牙山五壯士’、‘白刃格斗英雄連’、‘劉老庄連’、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等無數英雄群體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