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吳文詡
2025年08月21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近期,不少馬拉鬆賽事開啟報名。然而,一些打著“馬拉鬆”幌子的騙局值得警惕。一些不法分子盯上這一“商機”,或在社交平台虛構參賽資格“直通”名額,或在“跑圈”群聊中兜售“體驗測試”項目,更有人編造名目實施電信詐騙。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人對“跑圈”成員的信任騙取錢款。2024年1月至4月間,“跑圈名人”林某在網絡社交平台和微信群等發布虛假消息,謊稱通過其可獲得賽事配速員資格或比賽資格,誘騙受害人支付押金。林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罰金2萬元。
辦案人員介紹,一些詐騙分子仿冒馬拉鬆城市賽事官方報名網站,通過短信、社交媒體發送鏈接,誘導跑友輸入身份証號、銀行卡號等信息,盜刷賬戶資金﹔或偽裝成賽事工作人員,以“預留名額”“贊助商特權”為幌子,要求跑友繳納“保証金”“服務費”。
多名受訪人士認為,馬拉鬆賽事受關注度、全民參與度越來越高,應加強執法力度和宣傳力度,從嚴打擊違法行為,提高群眾防騙意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1日 10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