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
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
一個時間,一個坐標,定格一場災難的突然而至。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這個名字曾出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災縣名單上。這一刻,它是大地痙攣的原點。
截至4月23日中午12時,“4·20”蘆山7.0級地震已造成193人遇難,199萬余人受災。
距離“5·12”汶川特大地震,還不到5年。曾經創造了人類抗震救災奇跡的四川人,再一次向自然災難宣戰。
國際救援經驗表明,地震發生后的72小時是最關鍵的“黃金救援時間”。
這是驚心動魄的“黃金72小時”,也是讓人牽腸挂肚的“黃金72小時”。蘆山、寶興、天全……向著災難發生的方向,2.7萬多名救援人員徒步、空投、開山辟路飛奔前往,百萬受災群眾自力更生,守望相助。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科學施救,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從汶川到蘆山,四川告訴世界:生命至上!
(一)從汶川到蘆山,更及時、更高效、更有序的救援背后,“第一任務是救人”的理念沒有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壓倒一切”的追求沒有變
新加坡《聯合早報》說,經歷過災難又挺過來的社會,果然是比原先更強韌與沉著。
更及時、更高效、更有序,這是過去3天來,外界對四川抗震救災工作的直接評價,也是對執政黨應對危機能力的認可。
從汶川到蘆山,“第一任務是救人”的理念沒有變。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立即做出重要指示,並要求部隊迅速投入抗震救災第一線﹔22日晚10時5分,習近平再次打來電話,要求“繼續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組織開展拉網式搜救,隻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
震后不到5小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飛抵四川。在四川邛崍機場降落后,得知通往災區公路不太通暢,為節省時間,李克強馬上決定乘運輸救災物資的直升機直飛震中災區。“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生命最寶貴”,輾轉災區24小時,他來到醫院、攀上廢墟、走進帳篷。回到北京,他又專程打來電話,聽取抗震救災最新進展情況。
經過汶川、玉樹強震考驗的中國,應對災情更加沉著、預案更加完備、救援更加科學。
地震發生后,國務院根據國家抗震救災應急預案迅速啟動抗震救災Ⅰ級響應﹔第一時間,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啟動應急響應,民政部等8個部門組成工作組趕赴災區﹔通往災區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費通行,保障運送傷員、災區群眾、救災人員、物資等抗震救災車輛優先通行﹔成都雙流機場因震一度關閉,重新開啟后優先保障救災飛行任務。
從汶川到蘆山,“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壓倒一切”的追求沒有變。
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害,四川省委、省政府臨危不懼,緊急動員部署。震后不到半個小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即率消防、安監、衛生和省軍區應急救援隊趕赴災區。路斷橋毀、飛石不斷,擋不住省委書記、省長與受災群眾一起共御災難的步伐。
在受災最重的龍門鄉,四川省“4·20”蘆山7.0級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成立,下設搶險救援、醫療救助、群眾安置、道路搶通、物資保障等工作組,由省領導分別牽頭負責,靠前指揮﹔省、市、縣三級指揮機構三級合一,上下聯動高效運轉。
救人,安置,防疫,物資供應……以人為本,全力以赴科學救災。
72個小時,省委書記的足跡遍及蘆山、寶興、天全等重災區。
72個小時,省長冒著飛石奔跑前進的身影,讓民眾記憶深刻。
72個小時,上萬人次傷員得到救治,23萬多人被安置轉移,震區主要交通干道實現搶通,鄉鎮對外通信全部恢復,商業網點、金融服務逐步恢復營業,電力修復從縣城延伸至鄉鎮。
4月23日,“4·20”蘆山7.0級地震應急救援進入第三天。一場防范次生地質災害的戰役打響,生命拯救仍在繼續。
(二)橋斷了,路塌了。從汶川到蘆山,親人在哪裡呼救,救援隊伍就挺進到哪裡
路斷、橋塌,通訊中斷、供電中斷。
挺進蘆山、挺進寶興、挺進天全!“黃金72小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向著“親人”求援的方向前進。
“部隊不睡覺也要挺進寶興”。那些曾經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挽救人民於危難的人民子弟兵身影,再次出現在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震后僅8分鐘,成都軍區空軍5支應急分隊即趕赴災區﹔震后3個小時,第一支救援部隊抵達震中,400多名危重傷員被送往異地救護。
4月20日18點40分左右,武警四川省總隊搶險救援隊200人徒步抵達寶興縣靈關鎮,成為除雅安本地救援力量外,第一支進入寶興縣的增援隊伍。21日早上7時許,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成為全國首支到達寶興縣城的公安特警救援隊。
四川消防總隊綿陽、內江、宜賓、遂寧、廣安、阿壩6個支隊的救援力量,徒步陸續在抵達。
沒有路,哪怕是用肩膀,也要扛起一條生命通道——發生在救援現場的這一幕,被路過的記者拍攝下來,畫面中,幾位救援人員站在已經嚴重垮塌的路邊塌方上,用肩頭扛起木棒,讓抬著擔架的醫療人員通過。
這一刻,生命是他們肩頭的全部重量。
大規模的生命援救,大量人員物資運輸,沒有路不行。
震后不到一個小時,全省交通系統第一時間調配應急隊伍趕赴災區,15支隊伍在最短時間從不同方向在災區匯集。
4月20日下午,雅安到震中蘆山縣的救災主通道搶通。21日17時,省道210線寶興縣靈關鎮至寶興縣城段搶通,至此,都江堰—小金—寶興—蘆山—雅安的生命環線通道形成。22日18時30分,重災區寶興縣境內國、省干線公路及縣、鄉公路全部搶通,蘆山縣境內國、省干線公路全部搶通。
在空中,生命網也在鋪就。
4月21日清晨6時前,成空某空防工程處建成4000平方米緊急起降點,供抗震救災直升機專用。
21日10時34分,成都軍區十三集團軍某陸航旅的兩架飛機從鳳凰山機場出發,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飛行成功降落在寶興縣。
22日16時25分,空軍首次實現向震區大規模空投救災物資。嚴重缺水和食物的偏遠地區災區群眾有了水喝、有了飯吃。
“蘆山現場街燈亮了。”20日晚,這條微博被紛紛轉發。21日21時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