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哲彬 孫陽 張曉赫 張文婷 羅知之
2017年10月22日14:01 來源:人民網
“獨龍族的發展變化,說都說不完,數都數不清,感謝總書記,感謝偉大的黨。”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獨龍江鄉,是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獨龍族的主要聚居區,來自這裡的扶貧“老縣長”、十九大代表高德榮深情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在五年之前,在全球前五的服務器企業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今天,在全球前五裡面有超過一半的中國企業。”黨代表通道上,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自信的言語背后,是對這極不平凡的五年最直觀、生動的詮釋。
“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鏗鏘言語,讓非凡成就背后的非凡變革,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底。
今天,當全球目光聚焦中國發展之道,當人們紛紛點贊“厲害了我的國”,回望過去五年不平凡的發展征程,正是壓茬拓展的改革,為中國夢想注入無窮的動力﹔正是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因何而變?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從小崗村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的紅手印,到現代農業體系讓小崗村“再冒新芽”﹔從南海邊畫下的“那個圈”,到滬閩深自貿區建設在新時代不斷誕生新的奇跡……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正是在變革中,一步步走到今天。
“中國解決了全球很多國家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過去幾年,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出台1500多項改革舉措,改革涉及范圍之廣、出台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日新月異的變革,見証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以人民的“獲得感”,詮釋黨永恆不變的價值底色——
在貴州團,說起家鄉的變化,“收獲感”“幸福感”迸發洋溢在每個基層代表的臉上,“山鄉巨變”“翻天覆地”“鳥槍換炮”成了高頻詞,話匣子打開就關不上。“總書記還惦記著花茂。”十九大代表,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潘克剛難掩興奮。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到過花茂村。兩年過去了,如今的花茂村,抬頭看山山有色,低頭看水水成景,一棟棟青磚黛瓦的黔北民居,變成一個個旅游產業“孵化器”,紅色游、